缘起

之前zwk说他清代文化史的助教很是推崇这本《边缘人偶记》,我便对其也有了一番兴致。不过扫了一眼评论,看到“利己”“精英”一类的词,顿时兴趣大减,觉得作者的三观可能和我有所抵牾。再来,这标题看着不是很怎么样。然而近来又陷入了“有书不想读”的困境,便想着换换口味。恰巧zwk又把他们助教的强烈推荐讲了一遍。草草翻完,总体感觉还是很不错的,虽然里头的不足相当多。

边缘记

看到“边缘人偶记”这个题目的时候,我的第一感觉是“边缘/人偶/记”,侧重点在“人偶”上,即一种不自由的、难以承受的、为他人所左右的地狱般的生存状态。看着看着才明白,是“边缘人/偶记”,作者给自己贴上了边缘人——在国别的边缘、文化的边缘,研究着“边缘化”的课题等等,这样的标签,虽然说得过去,但不是很符合“边缘人”的语义——它强调的是一种无法融入的、孤独无依的状态。

但孤独的边缘在作者的语境中占的比重非常小。徐国琦并非没有依托,他只是认为自己没有归属,或者说自己对于文化认同有着疑惑。他”自认“国际公民,能接受各样的饮食文化,在各类地方呆过,研究着“边缘”的学问。这里的“边缘”,更多有一种“交集”的意味。在这层意义上,作者站在了一个相当跨越相当融合相当有高度的位置。

读书记

这本书的第一部分,于我看来,相当的乏味。作者对于赤贫的、愚昧的农村中自己的童年生活怀有强烈的反感与不满,也正是这强烈的不满驱使他努力求学,以走向外面的世界。尤其是在记读初中、读高中、读本科的部分中,作者的利己色彩与对精英主义的肯定表现得很明显(不过往好了说,这也算是“毫不做作吧”),这看得我十分的难受。(事实上,可能是先入为主的影响吧,第二次看这章对作者的好感多了很多,不过一个作者能通过作品让原本不喜欢自己的人喜欢自己,还是很厉害的)

但是到了做研究的部分,我又有了眼前一亮的感觉:徐国琦的学术观点相当犀利,他对他人作品的见解很多也都是一阵见血。徐国琦的著作确是可以称得上“边缘”的——它们都是另辟蹊径而能有所发现的作品。而在追寻“文化认同”还有“共有历史”的角度看,其著作的思想也是处于“边缘”的。

出的五本书,三本讲一战,但角度分别是从华工、整个中国以及亚洲分别切入的;两本讲中国,讲中国和美国的共有历史,讲中国和奥运会的历史。这些研究的角度都偏向国际化而非坚持东西方中心论。这些专著虽然我并未看过,但从其描述看来似乎值得一读。

人物记

”师友记“记的是作者身边的学者朋友或是老师,讲了非常多自己的所闻所感,很是生动。(王玉华那章除外)

“人物记”记的是一些传奇性的而与作者之间来往的前辈。通过其描述,对费正清、霍布斯鲍姆、许地山并不熟悉的读者能够对其传奇人生有一些感性的认识。

费正清:在学术界有着无与伦比的历史地位,单枪匹马地建立了一个学科,站在改善两国关系的潮头上。

霍布斯鲍姆: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长于叙述,在三流学校一鸣惊人。

许地山:宗教研究者,文学家,其作品对人们在思想上有影响。为港大招揽了人才。

内自省

①这本书非常口语化,文章的水平似乎没有徐国琦自己讲的那么好。尤其是评价人物的语段,还有称颂,特别单一。(感觉不是特别有诚意)

②教书记竟然不讲自己的教学,搞什么呢!结果风格还是和其他章节一样吗。

③书中穿插着许多对于世事的评议,尤其在关于国内学术风气的方面,还是比较中肯的。但也比较零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