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先讲朋友。ljq叫我广交朋友,但我不是很喜欢这样的建议。不是很愿意主动和别人结交。高中时候班主任也经常给我提这样的建议,我也都是“哦哦哦”过去的。你们不是我,也不了解我的平凡的普通的真实的我也不清楚为什么会感到的尴尬。

我没什么朋友,独来独往了若干年,没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自己学习,自己探索,自己难过。自己难过比较难受。可能和他人分享会好受些?不觉得。人真的能够理解他人吗?真正地,理解他人的痛苦,彷徨,徘徊与失落?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但不相信人能够理解他人的这番折磨。没有原因,仅是不相信而已。

有时候和同学走在一起,会有貌合神离的感觉。感觉大家都不喜欢我。和蒋哥们走一起时都是他们在聊天。感觉自己可有可无。好像是高二的时候吧,因为相关的原因不想吃饭,包括中饭,包括晚饭。饥饿很好,能把我的想法从那些乱七八糟的很烦很不爽的事情上转移到对饥饿本身的体味上。当然饿多了身体也吃不消,白天头会很晕,晚上会睡不着想着想吃东西想吃东西。于是就只能夜自修后去吃夜宵了。吃夜宵的时候,有时翔中会坐过来,这时候往往会感到一种莫名的感动。

感觉自己比较黏,谁都黏。大家似乎不喜欢这样的我?那我就只黏着自己好了。很多时候会很封闭,不愿意和人来往。宁愿盯着题目毫无思绪地发呆,宁愿一直一直生闷气,也不想去打扰别人。并不是没有尝试过,只是试的次数太多我厌倦了。错的似乎总是自己。我没有道理,我比较偏执。难过的也是自己,虽然别人也不好受?但我体味不到,理解不了。讨厌将心比心,当且仅当我很不很不开心。

高三时候心理可能正常了一些吧,虽然不是所有时候。晚上喜欢和阿彪聊天,虽然人家经常不理我。”睡觉。“但也不总是不理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四月选考结束后的晚上,我因为网络太崩成绩还没查出来,心还悬得很,完全睡不着。聊未来,聊选择,不知聊些什么,不知聊到几点。虽然我们基本都是自说自话,自问自答,但就是能沉浸在这样没有逻辑的对话中,在充满不确定的前方中感到一丝安定(当然,如果之后发现考试崩了,想必我的回味也不会是这个样子吧)。

大学

大学里朋友有很多划分:室友、课友、队友……反倒是“同学”用的少了。我用同学指代课友,同学还以为是高中同学。

这样的划分在“友”字之前更强调对方在己生活中的具体哪一部分(虽然说者不尽都这么想),更强调双方的共同点(或者说共同利益?),更社会了些,没有象牙塔里那么纯真(去他娘的纯真)。虽说是”友“,但终归只是个称谓而已,这很礼也很文明,但似乎也造成了成年人之间的一丝微妙的隔阂。

虽然结识很多厉害的人也是上大学的一个作用,但真的不喜欢主动。讨厌经营人脉。无聊。一般不会约别人出来。我对未来没什么想法也不想有什么想法。我只想过上平静的生活。

有时也会被认识,但并不是所有时候都想认识别人,也不是所有人都想认识。至于想认识和不想认识之间的区别,我也不清楚。私以为能力并不是重要因素。或许和开朗的同学更能聊得来吧。

有时看着大家都成双入对的会有一丝羡慕,但觉得自己并不是个能始终对女孩子负责的人。无意伤害他人,所以还是把可能的悲哀扼杀掉好了。

生活本就很拧巴。所以有一些隔阂,保持些距离似乎也不错。进了浙大以来心理状况比以前要健康地多了。庆幸自己能觉得自己是个正常人。这和所处的环境必然是有一定关联的。大家有了距离可以不相互打扰,我可以happy coding而不必在高考之外不自觉地考虑班级里年级里的partition问题,这很棒,对我而言。(当然大学的生活境况必然对每个人心理状况的影响是不一样的,起码我觉得自己的室友,碰到的同学,都很nice)

但下了雨还是希望能有人来给自己送伞呀。

Cyber

或许于我而言,朋友并不是个日常性的词汇吧。所谓“朋友圈”,里面却大都是陌生人的生活,真奇怪呀。

谈及朋友圈,及与之相关的social media,引一段卢昌海的相当有趣的思考:

性格使然, 我较少与人互动, 微博微信都如此。 有时会想, 微信因为是朋友圈, 相互点赞比较频繁, 那里的点赞会不会无形中成为一种类似 “表忠心” 的行为? 当一条微信被 N - n 个朋友点赞, 那没点赞的 n 个朋友会不会引起微信主人的留意 (尤其在 N ≫ n 时)? 如果用 Ai 表示没给微信主人的第 i 条微信点赞的人的集合, 则 ∩Ai 会不会被当成 “叛徒” 集合, 那里的人会不会像《古拉格群岛》里那个在需要鼓掌的场合第一个停止鼓掌的人那样, 引起最高级别的留意?

在信息流通渠道更加多样的今日,诚然人们能更加便捷地获取彼此的相关信息,但对于彼此的理解却并不较昔日有了同步的加深。相反,对于“友谊”的经营却更便捷,更快速,更细微化了,因为通信方式的变迁。看上去每个人的通信量都增加了故而朋友也更多了?但是人性并没有随之进化呀。表面稠密的friendship graph,实际上,各个edge的weight也并不像看上去的那么大。无往不在的枷锁呀。

自己

其一

不怎么打游戏,不怎么看番。

不怎么关注热点,包括科技,包括社会。

不敢在social media上说话,不敢水群,没有点赞的习惯。

不喜欢关于自己的照片。

不喜欢在所有人面前暴露自己。

不喜欢大的组织,不喜欢多人小组的退化,不喜欢不被搭理。

不喜欢碰到认识但是不熟悉的同学的时候被无视的感觉。

不喜欢应酬,不喜欢恭维与被恭维。

不喜欢从他人的身上看到自己的镜像。

等等。

其二

喜欢各式各样的童话。喜欢梦幻的环境,美好的结局。比如《爱丽丝漫游奇境》,作为数学家的Dodgeson自然也欣赏。

喜欢塞林格。喜欢没有故事的故事。

喜欢刘震云。喜欢无可言说无可表达的生命的苍凉。

喜欢余华,《世事如烟》。喜欢冷酷得看得有些难受的叙述,喜欢这样的真实。

也喜欢自己创作,乌七八糟的故事,思绪散乱的随笔,形式上的诗歌。

喜欢汤浅政明的动画。喜欢草稿的恣意,色彩的张扬,还有剧本的狂放。

喜欢《梦日记》。圆圆的树象征温暖。

喜欢马蒂斯的绘画,《舞》尤其。喜欢色彩和图案背后的洪流般的生命。

喜欢巴赫的音乐。喜欢天空。

喜欢逆向,喜欢密码学,喜欢隐写术,喜欢web,喜欢筋疲力尽而后看到“flag:xxx“的那一刻。

喜欢瞎搞,喜欢学习每个新算法时的苦涩和顿悟时的激动的兴奋,喜欢Accepted的绿色。

崇尚计算机科学家与数学家,尤其其中各个领域的开拓者。

友链

以文会友(可不是言在此而意在彼),是个人简单的希冀。当然以下很多都只是单向边……

自己

如果你能看到这个blog这篇随笔,你或许对一些文章的一些部分有一些想法?或许想交流?一种联系方式是与blog相关联的github账号,虽然通过github来交流感觉有一点点的奇怪……但是github是个交友网站不是吗(划掉)。

抑或,可以用更普遍也更俗套一点的交流方式,social media。鄙人的QQ号是第648647743个evil number(二进制表示中含有偶数个一的数字,第一个是evil number是0)。邮箱的话也是账号,因为并没有开其他邮箱。

我的称谓有很多(因为喜欢胡乱取名字),不过现在基本也固定下来只用几个了。作为successors of Alan Turing的我,作为艺术家与诗人的我,日常中的我,你们眼中的我,在不同维度下的同一个体。

同期

(排名,自然是不分先后的)

NCJ:https://ncj.wiki/

XTXTMTXTX:https://www.xtxtmtxtx.xyz/

chty_syq:https://chty.coding.me/ (那个nerds.pub好像是合作性质的,管理员还有logining等,不过其他我不认识/捂脸)

zkx06111:https://zkx06111.github.io/

知名退役选手jsb:https://www.cnblogs.com/jiangshibiao/ (其实只看学长的游记和好番推荐/捂脸)

先辈

卢昌海(知名科普作家,物理/人文):https://www.changhai.org/

matrix67(知名科普作家,数学,前OI选手):http://www.matrix67.com/blog/


初稿写于2019-07-21,夜

改于2019-07-23,昼

改于2019-07-26,夜,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