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论语》的价值何在

一直不大喜欢儒家学派,不是很喜欢它对人伦方面的重视,对孔子还有他的弟子也一向没有感觉。但这些大都属于刻板印象(印象:陈腐、迂阔、古板、严肃),因为我并没有认真翻过这本书,只是单纯的不喜欢而已。

其实拨开偏见,《论语》还是挺有意思的。它的文学价值非常高,这是笔者的主要欣赏点。

当然,说《论语》,还是不能脱离儒学——它的环境的。那么我们也来聊聊儒学吧……就渗透到文章里,不单独拎出来讲了。

记忆

高中语文课的某个阶段上的是《<论语>选读》,安排在《外国小说欣赏》之后。本以为会特无聊的,但其实这门课还不错(文史类的课程很看老师。至少在教学上,我认为自己以前碰到的文科老师都挺好),虽然现在我什么也记不起来了……

以前晚上有看闲书的习惯(在寝室里没话讲,也没有串寝的习惯),有一段时间看的就是《论语别裁》,老师在开《<论语>选读》之前推荐的若干注疏中的一本,想也不会看很多,就随便挑了一本。看看还挺好看。不过之后偶然想道“程子曰:今人不会读书。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不由得想到自己,突然觉得很悲哀。就没读了。对这一阶段的语文学习也感到异常的悲哀。这样的我只能把《论语》当文学作品看,否则只能为考试而学习了,而我不喜欢这样。

历史价值

对《论语》,人们的评价自然是两极化的。什么“圣人之书”“国学经典”,古人这么说,今天许多人也这么说(其实“四书”一个名号就够了,它较之“四大名著”更有推崇的意味)。或者“文化糟粕”,把孔老二和他提倡的旧道德都踩一踩。这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文革时期尤甚。今天很多人也这么说,一般语气都比较激进,看得出来心理年龄总体比较年轻。

所以我们该怎么看呢?辩证地看呗。首先《论语》它不仅仅是本书而已,它是儒学的代表作品之一,它的历史地位,还有它在历史进程中的影响都是至关重要的,不可不考察的。从思想史的角度看,《论语》显然是无法避开的在中华民族民族特点塑造上的一笔浓墨。对《论语》的接受,不仅仅是对这一本书的接受,更是对于一种价值体系的接受,也是政治相互作用上的文化表现。《论语》虽然是静态的事物,但人们对其的诠释与看法自然是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的——汉代的《论语》和朱熹以后的《论语》在思想体系建设上所起的作用自然不会完全相同,而是随着政治的趋势而有所改变。

我们当然有权利认为《论语》不足以被称为经典,及其背后儒学的无甚价值。比如王小波《我看国学》里这一段,就说得挺在理,至少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现在可以说,孔孟程朱我都读过了。虽然没有很钻进去,但我也怕钻进去就爬不出来。如果说,这就是中华文化遗产的主要部分,那我就要说,这点东西太少了,拢共就是人际关系里那么一点事,再加上后来的阴阳五行。这么多读书人研究了两千年,实在太过分。

然而,我们否定不了《论语》,其背后的儒学在历史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它在国家治理、文化共同体构成、民族凝聚力提升上的作用。

文学价值

《论语》中的语言特别活泼具有表现力,倒装,语气词连用,反问,反复,对偶……应有尽有。许多语句脍炙人口,兼具诗歌的艺术性与格言的思想性。

《论语》的人物塑造是相当成功的,可谓形神兼备。一个表情,一句反复,便能把人物的亮点给点出来了。着墨较多的人物包括孔子、颜回、子路等。孔子很可爱,循循善诱的,和弟子的交流没有架子。子路就比较莽,看着傻乎乎的,但挺努力,结局也叫人唏嘘。

讲文学价值不能不结合文本,但手头没有《论语》……当年的笔记也在家里睡觉,改日再写吧。

和《理想国》的比较

当然,我们也可以用比较的观点来看。一种比较是把《论语》和《理想国》放到一起,因为这两部作品比较像,都是语录体作品,都是古代社会差不多时段的经典,相关人物也有颇多相似之处。孔子与苏格拉底(虽然是披着苏格拉底外衣的柏拉图),相似而不相同,值得放到一块来研究。

这样的比较一般比较体系化,比如可以比较二者的教育观,二者对理想政治的看法,二者对世界本源的认识,等等。这些个意识和其社会环境也是不无关系的,于是我们还可以比较两个社会的分别……

书不在手里,没有史料,ddl也不在线,改日再写。(咕咕咕)

《论语》的读法

就是本书而已,哪来那么多读法。瞎读即可。读得开心就读,不想读了就扔掉,这是看闲书的态度。没必要关注它的名号,没必要把它当正经书读,也没必要研究得很透(文科生自觉忽略)。喜欢谁的注疏就拿来看,就这样。

个人读法

个人是把《论语》作为格言集,随便翻翻,看到有感触的再细看,沉淀在记忆中,等到自己有了相似的体验后再把它拎出来,仔细端详……

可能对某一句会有很多很多想法,可能对另一句一点想法也没有(比如孝悌,说有什么意思,行动呗)。对后一类会忽略,对前一类则会把与之相关的思考挂在一起,等到什么时候堆足够高再把它们汇总起来,写到一块去。

不懂古文,只会望文生义,孔子的原意和我的想法可能差了十万八千里。不过话说回来意思不一样,又如何呢?我写的只是我眼中的,而不是大家眼中的《论语》呀。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以前我总觉得这不是废话吗……不爽,我哪来的朋友。这句话没意思。

而刘震云则能从这句话想到,什么才是朋友,这样一个尖锐的问题:

如讲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徒儿们以为远道来了朋友,孔子高兴,而老汪说高兴个啥呀。恰恰是圣人伤了心。如果身边有朋友。心里的话都说完了,远道来个人,不是添堵吗?恰恰是身边没朋友,才把这个远道来的人当朋友呢;这个远道来的人,是不是朋友,还两说着呢;只不过措着这话儿,拐着弯骂人罢了。徒儿们都说孔子不是东西。老汪一个人伤心地流下了眼泪。

选自《一句顶一万句》。全国卷有篇《塾师老汪》,是里面故事的缩写版,不妨一看(虽然经常在做语文《五三》的时候情不自禁地看阅读摸鱼,但还是不喜欢喜欢的文章成为高考题的感觉)。

于是乎,现在看到这句话,则会心生一丝凄凉的感觉。

但其实不应该这么割裂地看的。这半句话出自《论语·学而》,讲学习呢(虽说不是学术是伦理),前面跟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后面跟着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所以更好的解读是把这三句连在一起,放到这整篇里面看。于是,这三句主要在说学习的第一法则:复习并能从中得到快乐(这需要第一遍的学习形成了足够清晰完整度足够高的知识体系),和他人交流并从中收获友谊与喜悦,君子地处理学习中的信息不平等问题。看上去这三句内部关联不是很大?管他呢。如果我是孔子,我也不会把“不亦说乎”的充分条件枚举一遍列出来。而是,根据自身经验,感觉复习很快乐,和他人交流很快乐,把这些东西扔到“不亦说乎”堆里。平时聊天把堆顶的元素弹出来。啊,复习真快乐啊;啊,和朋友交流真舒服啊;啊,友善的交流才是君子啊。最后有个递进,还朗朗上口,好,徒儿们,记下来。

再比如这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以前只是觉得这句话很对,很合理,嗯,就这样。没啥感觉。

而这或许是因为没有体验过“罔”的感觉吧。这句和上一句一样,再小学课本里的《<论语>十则》这篇里都找得到。真的,小孩子对“罔”有什么感觉……

而在搞竞赛的时候,在被一个题卡了若干小时后翻看题解毫不意外地发现自己对这部分的知识一无所知的时候,翻开崭新的教程,准备接受知识的洗礼时,很容易会陷入迷惘。虽然想要学习想要提升,但在学了一页又一页的定理而面对例题仍手足无措,看到题解仍满腹疑惑,对自身的价值,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对自己过往的努力,也可能产生骤起的挥之不去的怀疑。学而不思,让我们只看到了知识海洋的浩淼与深不可测,于是乎我们开始迷惘。

每当此时,我们不妨放下脚步,停止打了鸡血一般的猛灌猛学,睡一觉,同时认真思考一下自己为何而迷惑,自己要学习些什么。总之信心不能耗散。

为什么这个题题解是这样的呢?它是裸题吗?它一定要用这种方法吗?这一方法体现了什么思想?用到了什么性质?还有什么样的模型可以用这种方法解决?等等等等。我们有很多的疑惑。首要的一步是把纷乱的疑惑归结起来,整理出其层次关系,再逐个击破。这样贯彻了自己思考的学习,往往较灌输式的学习(不仅包括没有思考地听老师讲,也包括没有思考的看书)来得有效果。

思考固然有乐趣,然而一味沉浸在自己的思索而妄图搭出学科的大厦来,对大多数人而言是不大可能的。思考之上,当思考我们思考时思考什么。什么样的问题需要考虑?知识点间能组建出什么样的联系?这些问题往往不能通过简单封闭的思索得出答案,而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加上思想的沟通。而学习,便是让我们一窥这些问题的答案的大门。反过来说,思而不学,则无法更大地延伸自己的思维,反而可能造就井底之蛙般的学习态度乃至人生态度,这便是其有害之处。

他人读法

没读过相关的正经学术著作,只读过闲人写的闲文章,是语文老师发的若干课后阅读,她们整理的这系列阅读质量都挺不错。上到《知其不可而为之》这课时候课后阅读是相关的文章,都挺好,虽然我都忘掉了,只记得一篇周国平的《孔子的洒脱》,写得挺洒脱。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市面上出现了许多和《论语》相关的一些“通俗著作”。这些作品的特点便是销量高但生命周期和出书周期短,内容和《论语》虽有关联,但夹杂私货甚多,可谓挂羊头卖狗肉。具体是哪些大作就不一一点名了。其他传统名著也有相关的“通俗读本”“xx解读”,不过近年来风向也有所改变。此类书市场的繁荣是营销的成功,但却是文化的失败。资本险恶的呀,我们当认清其本质,重视经济在这些社会乱象中的作用,用科学的理论武器分析这些社会现象的当下和未来(知道我在说什么吧,就不点出来了)。至少我们得清醒,媒体眼中的《论语》,不一定总是它原本的样子,也不要总是把其宣传信以为真,要保持自己独立的思考呀。

私以为将传承《论语》及其背后的传统文化的一种值得推崇的方式,不是营销式地推崇所谓国学,将其神秘化、功利化,而是将传统文化的精髓渗透在自己的理解中,同时加上自己时代的解读。除去上文所述刘震云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引出其对于中式人际关系的思考(事实上,刘震云的小说更能让人想到《水浒》,在来与回之间的个体的无奈),笔者还很喜欢刘慈欣的《朝闻道》,从科研工作者对真理的求索中,我们可以看到古士大夫求索理想政治精神的影子,可以看到“人”的光辉。

或者是太祖的诗词中,《水调歌头·游泳》里的豪迈,“逝者如斯夫”,时间过得很快呀,已经是我们的时代了,小子们努力啊。

印象

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开始于2019-06-03

完稿于2019-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