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炉夜话】历史档案:废弃项目"whatolearn"
生活
(目前看来,OI Wiki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代替这个项目?我还要给它找准定位才可能继续下去……)
缘起
大一下的生活略硬核(但我居然海在划水),涉及了我很多的知识盲区,尤其是web相关的开发知识,我很不是很懂,于是ACTF、设计课、MG比赛就都凉了(就算懂也救不回来,确信)。
这个设计课其实是比较浮夸的,什么专业的同学都有,他们什么点子都敢提(如果产品经理是这个样子的……突然担忧自己的未来),有的有意思有的没意思,反正我上课基本都在划水,没怎么听大家的展示。(说是设计,但workshop就前几节课有……后面全是作报告搞展示,差评,退化成PPT课了)
虽然这个课很浮夸跟技术很不搭嘎,但我还是想借着这门课学些东西的,不然太对不起自己了。学什么好呢?借着把大作业的项目做好的机会学一学相关的知识吧!这也是一开始的想法,但是,过了大半个学期都没决定好要做什么。一开学两周想这个想得头晕,想了两周突然想搞个人工智能·卡尔维诺,能续写《看不见的城市》,但是完全不知从何搞起,我也对它最终该如何也没有一个概念模型,于是就咕咕咕了。
但是助教和张sir还是要应付的,于是学长一开始提的方案就变成我们组的救命稻草了,虽然这个方案大家一直感觉它有什么地方不对,即便改了又改改了又改。虽然最后大作业就是这个方案的调整,但是这个方案实质上是不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它所需的技术与数据均于我们的能力范畴外,只是在设定”技术可能实现“的前提下的有一丝应付性质的课程作业,而非完整的项目。我对此并不满意。顺带一题,这个方案名”肴想“。
想不出好的方案就很烦,每过一节课,就离DDL更近了一周,而我们还一点想法都没有。某夜,我在空虚而毫无头绪完全不知道该想什么东西的时候想,为什么不能做个东西告诉我现在可以想什么,学什么呢。嗯,这个方案好像可以。回寝室把想法整理了一下,在草稿纸上就糊出了“whatolearn”的初代。
我对这个想法信心满满,感觉大家看到后肯定会赞同然后我们肝一肝就能出项目然后这门课就圆满了因为这个项目实现起来真的很简单,且有一定的实际价值。但是群里没一个人回我,什么消息也没有。cwy学长认为这个项目很不可行,而我说服不了他,争了若干周,还是谁也说服不了谁。我甚至不能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组员们似乎完全不能理解我的感受。我觉得闲得发慌的时候找点东西学很充实啊。比如现在我在准备暑假的集训,然后我得学些专题,学什么好呢?打开whatolearn,随便刷一刷,刷到“多项式”,嗯,好像一点也不会,那就点进去学吧。选个level 1,看到FFT,嗯,不会,那就去学吧。我觉得这样的项目很有价值,但他们完全get不到我的点,倒是问“为什么闲得没事会去学啊”“这里面有放具体的说明吗”“这和Google有什么区别”这类问题。我一点也回答不上来,就很尴尬,感觉人与人之间还是有代沟的。
这个项目自己做的话倒也可,可我太废了,想做到网站上但对web一窍不通,想做个app看那些配环境的教程都看得心烦,想写个微信小程序然而看着花花绿绿的界面走马观花了一下就开始自闭。再不济就拿qt糊个板子出来试试看效果吧,可这样又感觉跟实际用起来不一样,又不想做。总之whatolearn搁了好多好多周都没啥进展。我文档倒是写了一点,但也只是自己看得舒心,同学们一点也不理解,这就很打击。
之后不知怎么又想着拾起来了,然后开始做最容易的用户调研。问了问ljq,很意外,她了解完我的想法后觉得这个项目很棒。看到这句话很开心呀!之后问了问xn,他也很支持这个项目觉得挺有创意。还有蒋哥那句“很有ACMer的风格”的评价很凝练也很有趣。为了完善对照试验,找个非计院的同学测试一下。问了问zwk,他觉得不行。于是我归纳出,他们支持或否定这个项目一般是基于第一印象的。如果不支持,我磨破了嘴跟他们讲也没用,他们理由一堆接一堆的,我反驳不过来。既然如此,我就只给可能使用的同学做吧,把用户群体缩减一下。这样信心有了,我可以继续了?
事实并非如此……上面提到的探索是我在有一定信心之后才做的。但我的前置技能树太枯了导致学习曲线抖得不行。之前的话,因为没啥信心,就一直在摸鱼。(其实一开始是希望能利用好学长的,利用学长对项目的热情学习web学习db学习blablabla,但是完完全全的,失败啦)
虽然做不来,交流还是要交流的。因为之后要打ACTF了,就把文档里添上“仿CTF模式”这类关键词,然后cwy学长居然就理解了这个项目的要义……就理解了这个项目不是拿来放水题的是拿来放牛逼(?)板子题的,然后就跟我的思路对上了……虽然他还是不支持我在这门课上用这个项目作为作业,因为画风不一样。
总之,这个项目是咕了,有点辜负了ljq的期待呢……启示自然是有的:①要把web开发的前置技能点上;②要提升沟通能力,抓住关键点。等等“提升沟通能力”这话我tm讲了多少遍了……
第二点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第一点的话,大一下大二上的暑假里租了台服务器学了点皮毛然后上了个贼简单贼简单的项目,名字和whatolearn差不多,叫whatstoday,“今夕是何年”。话说whatolearen我根本找不出一个像样的中文名,太惭愧了……
如果您对whatolearn译为什么比较好有想法的话,欢迎联系我呀。特别地,如果您对自己的文学素养与语言能力有信心的话,也可以联系我哦(一直想找个文学顾问,不是正经的那种)。联系方式在这个网站上的某处,找隐藏信息非常好玩的呢……
下面是whatolearn的策划,之前写的,就不放历史版本了,只有最新版。
whatolearn
需求来源
试想这样的场景:你在等车的时候,因为无聊而刷起了微信公众号、知乎、抖音,或者其他。一时你感到愉悦,但刷了一个小时后一阵空虚突然向你袭来,它告诉你你什么都没有干,正如你之前的每一个被娱乐统治的碎片化的时段中一样,而你的微积分还没有掌握,你线代课上的知识点也未曾听懂。
是否有可能我能够将这些碎片化的时间拿来摄入更有效的信息呢?比如我现在正在学多元函数的极值问题,我怎样摄入相关的知识呢?那空闲时间看纸书并不是现实的,更好的方式是对于一个自己还了解不深的知识点深挖下去,如果有人给我一个“理解拉格朗日乘数法”的任务,我就会通过搜索通过他人的优秀文章自学“拉格朗日乘数法”,而这是能通过手机完成的。(不同领域用手机自学的难度不一,如果任务换成“理解梅涅劳斯定理”,这就很不适合没有纸笔自学了;而数学分析学科用手机自学的难度要稍小一些。whatolearn只聚焦于碎片化时间自学小知识点的学科)
碎片化时间学习的关键不在知识点要怎么学——网上很多优秀文章都会对知识点有所介绍,关键在于“给自己任务”的意识,还有什么样的概念是需要了解的(学什么),还有“概念间的层级关系如何”(知识网络),以理解自己学到了哪里,还要学什么。
针对上述同学在空闲时间学习知识的需求,我们开发了这款whatolearn,它能以任务的形式(CTF模式)要求你了解相关的概念,就像老师布置给我们的项目要我们掌握相关知识一样(这用于激发用户搜索的意识)。任务分不同难度,以体现知识的层级关系(简易的知识网络,也包括了关键点)。
调研背景
- 当下答题app的社交化而非学习化倾向
- 大学生碎片化时间的浪费
主要针对的人群
- 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思维上或许更容易接受这样的模式)
解决的问题
- 给予碎片化的时间以学习思考的可能(重视的是学习思考,而非刷题)
- 提升自学能力,培养全面的思维思维框架
设想的功能
比如,大一的你正在学习分治算法,你想在等车的时候了解一下里面的更多模型。
于是你打开了whatolearn,设置标签为“计算机-算法-分治”,难度为“level 1”,app中的任务显示为“掌握merge sort”。
你认为这个问题过于简单,于是你跳到了“level 2”,app中的任务显示为“掌握closest pair of points problem”。
你发现你还不知道这个问题,于是点了“接受”。通过两小时的自学,你掌握了这个算法。
在点了“完成”后又切换到了另一题,“掌握fast fourier transform”,这个问题的标签还写着“多项式”。
在完成之后,你跳到了下个level……
你发掘这里面的问题太少了,不够刷,于是你post了一个新问题:“掌握strassen矩阵乘法”,在数日之内,管理员将决定这个问题是否会添加,它属于哪个等级……
①测试阶段大标签暂时只有“数学”“算法”“信息安全”,下会设小标签
②本身是“学习+游戏”的定位,通过游戏(CTF模式)的方式增强用户黏性(成就系统等)
③项目本身在技术上应容易实现,主要成本应为维护成本,另题目的设置仍有待商榷
以下是题目的示例:
写于2019-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