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汇编课的时候小白放了一段这部《1980年代的爱情》,印象不错。听到他说是悲剧印象就更好了。于是寒假的时候看了一遍。影片的情节波折,人物立体,音乐悦耳,风景优美,细节考究,同时悲哀的意味非常浓重,个人非常喜欢。

故事情节和时代背景关联是比较强的,这不仅体现在故事的背景设置上,更体现在人物的思维模式上。八十年代初,大学生雨波毕业后被分配到老家山上做基层宣传工作,他因大材被小用的怀才不遇而苦闷而烦恼,成日借酒浇愁,抽烟写诗。在分配社,他遇到了自己暗恋的初恋也是高中时的同桌丽雯。于是他们从疏远到亲近再到疏远,影片讲述的大抵是这样的一段悲剧性的爱情故事。

影片中阻隔二人爱情的矛盾一直是隐性的,而非显性的。为什么丽雯始终不接受雨波的表示呢?因为她希望他能远走高飞,闯出一番事业,而不是为自己而局限在这大山里。这与她的家庭背景也有关联,因为她爸正是为了她妈而选择留在了山里。而雨波的思绪始终是徘徊的,他既喜欢丽雯,向往出世的生活,又并非将出世作为自己真实的愿景,因为他缺乏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入世与出世之间的矛盾,是这部影片的主要矛盾。

这样的矛盾看似在各个时代都普遍存在,但影片选择”1980年代“确是别有用意的。这是改革开放初期,各种思想潮流涌向人们,许多抓住了时代机遇的人们成功改变了自己命运的方向。这是一个充满变革充满未知的时代。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故事。假如故事背景设置在50年代,60年代,70年代,那么故事,都会朝不同的方向发展,而且我倾向于认为这样一来故事会变成一出爱情喜剧,但是这样一来,故事也就变成丽雯她爸爸和妈妈的故事了。

片中的人物也明白这样的矛盾,他们向往爱情,又无跳脱出自己生活框架的勇气,于是影片中的人物常处于纠结的状态,在相处的快乐后会感到忧伤,在一起时也半天说不出一句话而神色凝重。所有的喜悦在回忆中都会化成悲伤,比较典型的如他们收渔网的那个场景,雨波看着丽雯戏水,看着大好的祖国山水,一切都安静和美,”心中升起,万千惆怅“。

片中的人物设定非常不错,主人公雨波和丽雯忧郁的气质比较浓重。印象比较深的场景是雨波倚着墙吹笛,还有丽雯在雨波离开前最后一晚与他相隔一间门流下的眼泪。

说到吹笛,影片中的音乐都很应景,空灵婉转,忧郁的气息滚滚而来。(不仅仅节奏,也表现在名字上,如《永隔一江水》)

在雨波离开大山后,影片的叙述节奏加快了,集中表现在场景间的跳转,一下若干年(当然,这一段有些争议,个人不是太喜欢),一下若干年。但是这并未造成影片在结构上的混乱,而是加强了影片的悲剧意味,升华了结尾。1980年代已经结束了,曾经的爱情,再也回不来了。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也只能在水一方。

(虽然是1980年代的爱情,但感觉更适合年轻人看吧,毕竟电影比较理想化并不符合多数人的生活,其中的一些细节如服装等也与历史不符,但总的意境相当不错)